7月29日,峨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小麻栗水库至大麻栗水库联通工程顺利通水,标志着全省首县、首件城乡供水一体化光伏供电提水项目正式运行,有效提高了峨山县大龙潭乡7个行政村、1.25万人供水保障水平。


由集团水投公司、供水公司投资,第二水利水电公司承建的峨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节水增效”理念贯穿于项目设计与施工的每个环节。项目建设加快了当地资源整合,助力完善峨山县水网布局,初步形成“一县一张网”的供水格局,进一步提升了供水的质量和服务,为彝乡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安全保障。


光伏供电提水促增效

▲光伏板阵


在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因自来水水厂水源单一,仅依靠大麻栗水库供给,加之近年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群众用水日益紧张。为有效解决大麻栗水库水量缺乏问题,经实地踏勘后决定选择就近的小麻栗水库作为取水点,项目建成后,可每年从小麻栗水库调水32.9万立方米,解决大麻栗水库的缺水问题。


▲施工现场


方案确定后,水投公司、供水公司、第二水利水电公司通力合作,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倒排施工计划,优化设计方案,推动工程于2月启动,5月全面建设加速。工程总投资约578.3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提水泵船、提水管、信息化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等。

相比使用电网抽水提水的传统项目,采用光伏发电作为提水电源,是小麻栗水库至大麻栗水库联通工程建设的一大亮点。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主要由光电池、控制器、光伏水泵组成,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变成电能,再由电能驱动水泵达到扬水功效,从源头上解决架电难、电费高等难题,极大缩减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光伏发电采用全新的智能化系统,可根据太阳光强弱缓启、缓停,实现了项目扬水系统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值守,每年可节约电费9.5万元、人工成本7.2万元,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创新与挑战共存。工程建设以来,光伏供电电压的大小、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电流的稳定、提水泵的选择、运行系统的匹配等技术难题接踵而来。面对紧张的建设工期,项目决定采用“先易后难”的施工策略,先行施工3kmφ219的螺旋焊管,后施工光伏发电区以及提水设备。作为承建方的第二水利水电公司积极对接设计方和供应商,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确保人人清楚提水全过程,每个汇流箱、配电柜、提水泵的选择都必须明确参数、匹配系统,保证项目安全准确高效实施,推进绿色能源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


历经数月的辛苦奋斗后,在峨山县大龙潭乡,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悄无声息地将大自然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的电能,为峨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注入了绿色动力,成为项目“降本增效”的“强心剂”。



高效节水灌溉促振兴

除小麻栗水库至大麻栗水库联通工程外,峨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首个通水的富良棚至塔甸片区高效节水工程,也是集团“建美好生活 投幸福未来”的生动实践。


富良棚至塔甸片区长期受水资源短缺困扰,存在农灌靠人拉、靠人抬的难题,灌溉成本高,粮食、烤烟等农业生产用水难以得到充足保障,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困难。富良棚至塔甸片区高效节水工程于2023年12月开工,项目部迅速掀起冬春建设攻坚热潮,并在次年春季,积极响应集团“抢抓黄金期,奋战100天”工作部署,把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作为百日攻坚的重中之重,建立党员突击队,严把质量、安全、进度关,及时解决管线复杂、协调工作量大等困难,实行24小时两班倒制度,有序推进“交叉作业+同步施工”。


▲夜间施工


经过艰苦奋斗,该工程于今年4月30日建成通水。通水当天,清澈的水流沿着精心铺设的管道,欢快地流向了烤烟田,滋润着即将播种的土地,也滋润了当地农民的心田。高效节水工程的通水运行,解决了往年抗旱移栽基础不牢、移栽保苗用水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向着今年“收购烟叶总量150万公斤”“实现烟农种烟收入不减”的目标前进。

今年富良棚村计划移栽烤烟4187亩,在高效节水项目的支持下,极大调动了村民积极性,移栽工作全面加速。烤烟辅导员李剑立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期待,“之前在农忙时期,大部分用水靠拉水车从其他乡镇供给,20块钱一方,人力物力成本比较高,现在水通了,以后刷卡用水,省钱省时又省力,烟叶质量也会越来越高,今年收成肯定好。”同时,在推行水价改革的背景下,用水群众通过刷卡用水的方式将自觉增强节约用水的生态环保意识,助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通水后现状


富良棚至塔甸片区高效节水工程覆盖农田1.58万亩,受益群众达9448余人。水利设施的完善升级,除了对支柱产业烤烟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外,更为村民长远探索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动能”。

在峨山彝族自治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次次节水增效促发展的实践在这里上演,一幅幅温馨的民生幸福画卷徐徐展开,将“绿色建投”书写在云岭大地,为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建投力量。